岳陽日報11月25日訊(通訊員 黃海天)秋染洞庭,鹿鳴呦呦。近期,洞庭湖麋鹿苑接連迎來岳陽市博苑南湖幼兒園、君山機關幼兒園兩大園所的親子研學團隊,近500組家庭1300余人齊聚這片403畝的生態秘境,在與“濕地精靈”的親密互動中,開啟了一場集趣味探索、知識科普與家園共育于一體的自然成長之旅,讓這座省級研學旅游基地成為親子生態教育的熱門打卡地。

作為全國生態文明教育重要基地,洞庭湖麋鹿苑于今年5月完成全面升級。研學季以來,已接待岳陽地區近4萬名學子,依托“救助——繁育——野化——放歸”四位一體保護體系,整合生態游覽、科研保育、研學教育、休閑體驗等多元功能,可同時容納1000名學生開展科普課程,成為親子研學得天獨厚的自然課堂。

苑內科普館通過VR互動體驗,讓孩子們“沉浸式”親歷麋鹿救助全流程;麋鹿檔案館、救助科研站等場所,精心設置濕地植物拓印、生態瓶制作、麋鹿造型手工等12項自然文創體驗;近百米濕地棧道兩側,水草豐美、候鳥翩躚,每一處景致皆為生態教育的鮮活教材。
主題各異,卻同樣收獲了家庭們的一致好評。博苑南湖幼兒園以“一鹿童心 愛在洞庭”為主題,設計了七大闖關任務:親子攜手用環保材料搭建“濕地家園”,在接力挑戰中感悟“生命能量傳遞”,循著線索開展“濕地尋跡”認識動植物,專注打造微型生態系統。君山機關幼兒園則聚焦“自然啟蒙·守護洞庭”,通過自然導師帶隊講解、麋鹿投喂體驗、濕地生態觀察筆記等特色環節,讓孩子們在觸摸自然、觀察生靈中建立環保意識。無論是博苑孩子們集齊印章兌換“濕地守護小衛士”榮譽證書的自豪,還是君山機關幼兒園家庭在棧道懸掛“愛護麋鹿,人人有責”守護牌的虔誠,都彰顯著生態教育的深刻成效。

“原來麋鹿是‘四不像’,母鹿沒有角!”“和媽媽一起做的生態瓶,我要回家好好養護”“這種在自然里學知識的方式,孩子比在課堂上更專注”……孩子們的雀躍分享與家長們的由衷點贊,成為麋鹿苑研學價值的最佳佐證。兩場活動均實現了趣味性、啟蒙性與教育性的完美融合,既通過親子協作增進了家庭情感,更讓“愛動物、護環境”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,構建起“校家社”協同育人的良好生態。

洞庭湖麋鹿苑項目經理表示,苑內不僅擁有二十多頭麋鹿種群的獨特生態資源,更打造了“麋鹿飼養員日”“濕地星空直播間”等系列體驗產品,年策劃主題生態活動達12場次。此次與兩大幼兒園的成功合作,是麋鹿苑推動生態保護與教育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。未來,麋鹿苑將持續優化研學課程體系,解鎖更多沉浸式生態體驗項目,為各類學校、幼兒園提供定制化研學服務,讓更多家庭在這片綠水青山中收獲成長與溫情,讓洞庭生態保護的理念通過“小手拉大手”的形式傳遍江湖內外。
這個周末,不妨帶著孩子走進洞庭湖麋鹿苑,在濕地棧道聽鹿鳴、在科普館探奧秘、在手工坊創生態,讓自然成為最好的老師,讓親子時光浸潤生態之美!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