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風細雨,一竿風月。11月8日,2025年中華垂釣大賽“臨湘浮標杯”選拔賽,在臨湘市云湖街道辦事處謝坡塘的水庫邊悄然啟幕。百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釣手齊聚于此,在山水間展開無聲的角逐。
國家級選拔賽事,為何不去標準化的競釣池,反而“屈尊”于一隅小水庫?這背后,正是臨湘市垂釣賽事與眾不同的發展思路。

賽場不拘一格,體驗才是關鍵
謝坡塘水庫,名字里帶著鄉土氣息。水面不如大湖開闊,環境卻更顯天然野趣。對見慣了標準賽場的釣手們來說,這里充滿了未知與挑戰。
這并非臨湘首次將大賽放在非標準場地。近年來,從標準化的國際垂釣中心,到散落各處的湖泊、水庫,臨湘的釣魚賽事版圖不斷擴展。要標準化的競技,也要自然的野趣。說白了,就是想讓來自天南地北的釣友,體驗到更豐富的垂釣樂趣,感受臨湘不同的水域風情。
賽場在變,從城市地標到鄉野塘口,但賽事服務的“含金量”卻不降級。專業的裁判團隊、細致的組織流程、周到的后勤保障,一樣不少。

產業支撐賽事,賽事反哺產業
一場高水平賽事能落地小水庫,底氣從何而來?答案就在云湖街道的另一個身份里——“中國浮標之鄉”的核心產區。
漫步云湖,浮標產業隨處可見。本次賽事的贊助商,正是轄區內的企業——湖南言午釣具有限公司。一家本土企業,有能力也有意愿贊助國家級賽事,本身就說明了這里產業的厚實家底。
這里有完整的釣具產業鏈。從一支浮標的研發生產,到一場賽事的策劃運營,產業與賽事在這里深度融合,相互成就。賽事為本土品牌提供了絕佳的展示窗口,而堅實的產業基礎,則為賽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支持。

以賽為媒,激活鄉村振興“一池春水”
比賽的目的,遠不止于競技。
賽場之外,一場“和美鄉村市集”同步開張。本地農戶直供的農產品擺上了展臺,釣手和游客在享受競技樂趣之余,也能把地道的鄉村味道帶回家。這小小的市集,連著村集體經濟增收,系著村民致富的希望。
一場比賽,匯聚了人流、帶旺了人氣。選手們要住宿吃飯,游客們要消費購物,這直接拉動了當地的文旅消費。據組委會介紹,賽事期間,周邊的民宿、餐飲預訂火爆。體育賽事的“流量”,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鄉村發展的“增量”。
臨湘,憑借其頻繁的賽事組織、獨特的場地選擇、雄厚的產業支撐和豐富的辦賽經驗,正在探索一條“賽產文旅”融合發展的新路。一根釣竿,釣起的不僅是魚獲,更是一個地方產業的活力、鄉村發展的未來。
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張晗瀟 通訊員 王宇 劉宇麗 藍萍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