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述庚
近年來,岳陽市四中堅持以美術教育為基礎,加強課程融合,整合教育資源,實現了從“美術特色”到“美育特色”的跨越式發展。結合教育發展新形勢,學校又吹響了從美育向全育發展的號角,五育并舉,讓美育成為貫通德育、智育、體育、勞育的橋梁,繪就了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圖景。
美術為基,成果豐碩
自1999年創辦全市首個公辦美術特色班以來,學校在美術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。二十六載春秋,已幫助近千名學生憑借美術專長走入高等學府,其中4人考入清華大學,65人踏入中央美院。近年來,美術班本科上線率已連續五年保持90%以上,2025屆湖南省美術聯考更是實現歷史性突破:6名學生成績超260分,躋身全省前2%的行列,聯考上線率高達98.4%。
亮眼成績的背后是一支與美同行、業務精湛的美術教師團隊。十位教師中多人擔任省市級美育專業職務、主持多項省市級課題,美術教研組獲評岳陽市“優秀學科教研組”。在課程建設方面,學校不僅開發出《生活與設計》《漫林繪語》等校本教材,更以“每周一研、每期一訓”的機制持續推進教師專業成長,定期外派教師至中央美術學院等頂尖院校進修,實現美育教學的專業迭代。
美育為錨,貫通培養
面對新高考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時代要求,學校突破傳統學制的局限,以開闊的視野和堅定的擔當,率先邁出了跨越式發展的一大步。2024年,在市、區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關心下,學校創新推出六年一貫制美術直升班,實現初中與高中教育的無縫銜接,將文化課程與專業培養深度融合。
這一開創性舉措,不僅讓學生擺脫了中考的重復壓力,更使他們能夠提前規劃職業生涯,在藝術沃土中深耕細作。學校充分發揮“時間統籌、課程優化、品牌集聚”三大優勢,系統整合兩個學段的教育資源,為學生贏得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。在這里,文化素養與藝術專業并行并重,天賦與熱愛被悉心呵護,每一個夢想都被賦予更從容的生長節奏。
這不僅是一次學制改革的大膽嘗試,更是在繪制一幅美育與全人教育相互貫通的長遠藍圖。在這里,美育既立足于校園,又生長于廣闊天地,使美育成為連接心靈、責任與未來的橋梁。4800平方米的美術大樓、專業畫室、美術館、影像制作室等硬件設施,與藝術長廊、學生作品展、公益巡展等相互映襯,真正實現“每一面墻都會說話,每一棵樹都在育人”。校園美育的感染力并未止步于圍墻之內——學校積極參與“美在田野”鄉村兒童美育公益行動,與張谷英小學、站前小學等結成幫扶共同體,通過送課到校、師資培訓等方式傳遞美育火種。這一理念甚至跨越國界,打動了到訪的法國奧爾良教育局代表團,促發了國際合作的深層次意向。
五育融合,全域育人
教育從來不是功利主義的賽道,而是生命自由生長的田野。在岳陽市四中,追求的不只是耀眼的升學率,更是一個有溫度、有遠見的教育理想。全體教師始終堅信“美育的真正使命,是讓每個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,綻放獨特的光彩。”正是這份信念,推動學校從“美育”向“全育”扎實邁進——通過美育鏈接德、智、體、勞五育并舉,形成多維度、立體化的美育生態。
學校以傳統節日為契機,分年級開展“我們的節日”六大系列活動:元宵樂團圓活動,通過學生與家長共包元宵,感受濃濃的傳統年俗年味;清明祭英烈活動,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,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;端午話民俗活動,讓學生在莊重的祭屈儀式中,感受傳統文化的厚重等。借助“建制班合唱比賽”“水墨尋詩·少年行”等美育實踐活動,使學生在文化浸潤中涵養品德、立德修身。
與此同時,美育也悄然走入學科教學深處,引導學生感受不同學科內在的美與邏輯,實現以美啟智、融美于知。語文學科“我是好書推薦官”活動,讓學生領略經典直擊人心的力量,感受文字之美;數學學科“一題多解競賽”培養學生打破思維定式,以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讓學生感受數學嚴謹的邏輯之美;英語學科“課本劇展演”等活動,讓學生以語言為載體,在情境演繹中感受異域風情之美。
美育的光芒同樣照亮體育與勞動教育。廣播操比賽、運動會開幕式被賦予藝術表現的元素,強調形體的協調與節奏的韻律,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美感、強健體魄。在食堂志愿服務等勞動實踐中,通過同學間的禮貌溝通,與食堂工作人員的默契配合,讓同學們自覺規范自身言行,將尊重、節儉、友善等抽象品格轉化為具象的行為之美,理解勞動中所蘊含的秩序之美與勞動之樂,實現以美促勞、勞美融合。
美育不是終點,而是人生寬廣的起點。2024年,學校在第七屆湖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育研究會上當選為“副理事長單位”。今日的金鶚山下,一幅由“美育”走向“全育”的高質量發展新圖景正徐徐展開。岳陽市四中不僅要成為美術教育沃土的耕耘者,更要成為“五育融合、全面育人”的堅定篤行者。從這里出發,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執筆繪就屬于自己的絢爛人生!
(作者系岳陽市第四中學黨總支書記)






